
酒泉:市場份額是拼出來的
09-06
每一個時代都有沒落的產業,每一個時代也都有崛起的企業。風水輪流轉。2003年,出于對電動車這個新興行業前景的看好,也出于對自己未來的憧憬,我放棄了經營多年的且有相當基礎的家用太陽能銷售,投身到電動車行業。回頭看看已整整十年了。古人講“十年磨一劍”,在這經營王派這風風雨雨的八年中,從過去的猶豫彷徨到現在的舉重若輕,從起初的舉步維艱到現在的門庭若市,從擴張經營的惴惴不安到現在四處招兵買馬,既經歷了曲折,也鑄就了輝煌……
知名度是一條選擇的捷徑。2003年,知名度的原因,我選擇了“永久”作為我進軍電動車行業的一個品牌,在酒泉代理銷售。剛開始,我對銷售電動車信心滿懷,從租店面、做銷售、搞售后,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原想通過做電動車的銷售成就一番事
業。事與愿違,由于質量差、配件缺、生產廠家缺乏誠信……在做“永久”的兩年中總共銷售了400多臺,平均兩天才1臺,不但沒有成就所謂的事業,還造成了十多萬元的虧損,嚴重打擊了我經營電動車的信心。
一張名片結下的緣份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2005年6月,就在我失望準備退出電動車行業的時候,“王派”的銷售員鄭立軍來到了我的店里,給了我一張名片,建議我做“王派”。由于對電動車行業信心的嚴重缺失,沒有等鄭立軍介紹完王派的產品,我就把他氣走了。沒想到一分鐘后,鄭立軍又踅身回到了我的店里,氣呼呼的說:“我不想在你這種沒有志向的男人身上浪費一張名片。”聽得我目瞪口呆。做電動車這兩年來,見到許多廠家的業務員,還沒有見過這么牛氣的業務員呢?這種個性與底氣,要么來自業務員非同一般的見識,要么來自廠家出類拔萃的管理意志。我在腦子里盤算了一會兒,立既請鄭立軍坐,給他倒上茶,讓鄭立軍給我詳細介紹了王派的經營理念、企業文化、產品質量,講總裁蔣正敏高瞻遠矚的眼界和超越常人的氣魄,超前的思維意識和經營理念,講了營銷總經理王中豪為了拓展銷路每天開車行程近千公里所付出的艱辛努力……通過鄭立軍栩栩如的講解,讓我看到了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企業,看到了一個奮力拼搏的企業團隊,重新點燃了我對電動車行業的希望,開啟了我與王派長達八年之久的緣分。
做生意就是做人與謀事
人們對世界是一步一步認知的。2005年,雖然我做電動車已經是虧了二年,但酒泉電動車銷售行業還出于起步的階段,電動車還沒有得到市場的普遍認可。由于地廣人稀的大西北和速度問題,大部分人傾向于買摩托車。當時酒泉的電動車市場知名度和占有量高的是立馬,年銷售量1000多臺,其次是澳柯瑪,年銷售量七八百臺,銷售環境非常脆弱,大部分電動車經銷商舉步維艱,處于勉強維持的狀態。
前車之鑒和上次經營的虧損,在與王派合作之初資金嚴重不足,我東拼西湊了21000元,進了十臺王派電動車。車到酒泉,我心里也是一直底氣不足。將王派電動車擺在店內顯眼的位置,打一個橫幅:“王派強勢進軍大西北。”讓以前在我店里買過電動車的顧客試騎一下……顧客們開始關注王派電動車,坐上一騎,動力強,速度也快。一個人騎走后,圍觀的人也跟著騎,感覺好立即買走了。騎走后,又介紹給朋友,朋友又告訴朋友……三天之后,我進的十輛電動車銷售一空……此時,我信心大增,將原來經營“永久”的門店專成“王派專營”,湊錢進王派電動車,招募業務員,發放王派廠家送來的彩頁與宣傳品,制定店內的促銷政策與管理制度,建立顧客檔案以便加強溝通與售后服務……天下值錢的是希望,信心大增的我半年銷量達300余臺,成功實現了經營上的扭虧為盈。
市場市場,凡是市場肯定就不只一家。我的理念是生意歸生意,朋友是朋友。雖然是競爭對手,只要人品不錯,我就喜歡與之交朋友。當時酒泉電動車還沒有形成一條街,主要是四家經營電動車。按著市場規率,每一個顧客來買電動車,我就有百分之25的機率,再加上我比其他三家的產品質量過硬,經營策略靈活,明顯的占有優勢。競爭就是此消彼長,隨著王派電動車影響的一天天加強,隔壁經營“速派奇”的老板承受不住了,像我經營永久一樣,面對虧損卻毫無辦法。經營速派奇的老板是喜峪關人,人不錯。我們兩個人沒有經營在一起嘮嗑喝酒。一天給我說:“哥們,你看我的生意入不敷出。家又是嘉峪關的。這種沒底的虧損很傷人,想把店轉了。”有過這種煎熬的經歷,我也非常理解這哥們,問他想怎么轉。“我裝修花了五萬塊錢!”他怯怯的說。“我給你六萬。”2006年,我果斷出擊,在銷售量并不支持的情況下,貸款收購了瀕臨破產的“速派奇”電動車銷售店面。這樣王派在酒泉的銷售店面躍居一位。與此同時,我加大王派在酒泉的宣傳力度,建立完整的售后服務體制,大大提高了王派的知名度,全年銷量一下子達1000臺,取代立馬,坐上了酒泉電動車銷售一把交椅。立馬的銷量則急劇下降為500臺……
競爭要比別人早一步
市場不變的規律是,市場永遠在變。2007年,電動車開始逐步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酒泉電動車銷售也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市場份額較快增加,王派的銷量也得到快速增長。就在我滿懷信心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新日、紅旗等多個電動車品牌陸續強勢進入酒泉市場,市場競爭驟然激烈。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我認真分析了形勢,認為提升知名度和增加信譽度是提高銷售量的關鍵所在。“營銷就是見招拆招。”我決定采取對外擴大營銷店面、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新顧客,對內強化管理、提高售后服務水平穩定老顧客的策略。一方面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兩年投入廣告費用50萬元,通過酒泉電視臺大力宣傳王派電動車,使王派的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有效地吸引了一批新顧客;另一方面成立了售后服務部,堅持誠實守信、隨叫隨到的售后服務理念,堅持把“讓每個客戶都滿意”作為目標,鼓勵每個員工與客戶進行換位思考,認真、及時解決客戶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滿足客戶的需求,以過硬的質量和良好的售后贏得客戶的信任,提升王派的口碑和產品形象。
廣告是解決品牌的知名度,服務卻是關品牌的美譽度。做王派以來,售后服務都是我親自抓的,留給顧客的售后服務電話也是我的手機號碼,每一次接到顧客的電話,不論是晚上十二點還是凌晨五點,小到補胎充氣,大到更換配件、電池,我都會及時派人上門服務,不但不收人工費用,而且在一些配件上也盡量給予優惠,滿足客戶的要求,解決客戶困難。記得有一次凌晨五點多,我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吵醒了,接通電話,原來是一位姓王的顧客在去總寨鎮上班的路上電動車壞了,由于有重要的事,顧客心急如焚。我立刻穿上衣服,問清了電動車的癥狀,顧不得洗漱,急忙趕往事發地點。到了以后發現是斷電剎把壞了,我及時排除了障礙。顧客說:“我原本是抱著試試的態度打的電話,真沒想到這個時候打電話你們也會派人來,更沒想到老板會親自來修車,真是太感謝了。”我對顧客說“沒什么,只要您滿意就好。”后來,這位姓王的顧客介紹了好多他的親戚、朋友來店里買王派電動車。八年來,記不清接過多少電話,也記不清起早摸黑幫顧客解決過多少困難。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王派電動車在酒泉樹立了非常好的口碑和產品形象,成功的擊敗立馬、紅旗、新日、愛瑪、雅迪、歐派、洪都、比德文、小鳥等品牌,在激烈的集中的從多個品牌中脫穎而出,占據了優勢。到2012年年底王派在酒泉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了百分之50,酒泉市區有各類電動車銷售點30多家,二十多個品牌。
市場份額是拼出來的
隨著電動車行業洗牌的開始,許多企業加大酒泉與大西北的投入,廣告大力投放,渠道一再下沉,促銷花樣翻新……市場是靠實力拼出來的,不僅拼產品,拼銷售,更重要是拼智慧。面對林林總總的競爭對手的低價沖擊,我一直堅持“品質”是競爭的一位,以“服務”深入人心的深耕細作方案。許多顧客到店里選王派電動車時,口口聲聲別的品牌如何如何的低價,多次采用不降價就走人的“欲擒故縱”策略。我告訴導購人員,凡是相中車子要求降價的顧客,走了堅決不要攔。“交易是靠平等原則。”消費者不是買不起你的產品,而是看不起你的產品。靠小恩小惠的誘導,既使有個別交易成功了,也不利于品牌的長期發展。反而是他交了錢,買了車推著要走時,再將增品拿出來:“這是我們王派的一點心意,交個朋友。將你的聯系方式留下,有什么隨時溝通。”這時,消費者大多非常感激,并且會將這種感激轉化成人情傳遞給他的親戚朋友,培養潛在的顧客。否則,購買之前送給他再多的東西,他認為也是理所應當。
經驗都是靠實踐,一點一點的總結的。成功也是靠思考,一點一點的積累的。與王派合作的八年,是我人生的黃金時期,也是我商業生涯成功的一段經歷。王派在酒泉銷售取得現在的成績,離不開王派公司的大力支持,離不開總裁蔣正敏的關心和王總的幫助,也離不開酒泉“王派”銷售團隊的共同努力。在這風風雨雨的八年中,我和我的團隊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也收獲了累累碩果,品嘗過失敗的苦悶,也感受了成功的喜悅,我深深的體會到,要成功就得有信心;要成功就得堅持不懈,不斷去拼搏,去努力,正如蔣總所說“做生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不僅是一種經營理念,更是一種做人做事的心態。正是這種理念和心態,讓我受益無窮成為我走向成功的法寶。記得2008年,王派在酒泉的銷量以達到近2000臺,我欣喜不已,這個銷量是放在三年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也正因如此我也滿足了,認為就這樣能保持下去就很不錯了。但到總部與蔣總的一席談話之后,讓我才明白自己的眼界和胸懷是多么狹小,蔣總告訴我“把生意做大做強,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重要的是成就一番事業。有了事業的男人,才是男人。”蔣總的話讓醍醐灌頂,讓我茅塞頓開,摒棄了“小富即安” 的思想,樹立了了做一番事業的信心和決心,也正是蔣總的這種理念和思想,開啟王派在酒泉的擴張之路,此后,“王派”電動車在酒泉的銷售一路攀升,2010年達3000臺,2012年達到6000余臺,年均銷售量以百分之50以上的速度增長,穩居酒泉電動車銷售行業龍頭,且優勢明顯。銷售店面也由起初的1個店面70平米,增加到5個直銷店面總面積近800平米,并設立綜合售后服務部1個近100平米,下屬銷售網點36家,年銷售額近3000萬元,員工也由3人發展到現在的近40人。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